如何防范移动支付陷阱? 警惕免费WiFi

人民网北京6月4日电 (罗知之)今年以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欺诈APP软件、恶意二维码等进行诈骗的案件频发,移动支付安全已经成为用户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去年,银联累计协助公安机关查办案件3.18万件,其中涉及银行卡约92.36万张,金额4582亿元。新型欺诈花样繁多,消费者该如何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数据分析显示,电信诈骗案、盗窃银行卡、非法套现、冒用他人银行卡、网络消费诈骗案件仍然多发。从作案手法表现来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电信诈骗形势依然严峻,其中超过90%是于个人信息泄露引致,已成为犯罪主要源头;二是各种风险交织并存,利用网络渠道伪冒办卡、通过APP软件套现、无证机构侵占商户资金等手段活跃;三是移动互联网领域支付犯罪大幅增加。

对此,银联近日发布一则安全提示称,随着经济领域犯罪活动日益复杂,金融支付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并呈现出技术含量高、传播速度快、跨境跨网络实施等新特点。为防范各类新型欺诈手法,消费者需要做好安全防范,养成3个好习惯:

一,上网时,谨慎填。正规渠道申请银行卡,谨防黑中介留取个人身份信息后伪冒办卡,并实施盗刷;警惕钓鱼网站,注意支付类网站开头是"https://",不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不在不明网站填写银行卡卡号、有效期、安全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警惕免费WiFi,避免使用免费WiFi进行网络支付,以免被不法分子盗取用户名和密码;使用移动支付时,建议APP上只绑定小额银行卡,删除APP前,切记要解除绑定的银行卡,可减少个人支付账户被盗用的危险。

二,磁条卡,要换"芯"。消费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警惕不法分子使用侧录器复制银行卡的磁条信息,建议将磁条卡更换为安全性更高的芯片卡。

三,签购单,认真看。如签购单上商户名称与消费商户明显不一致,则签购单上的商户就可能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消费者可以向支付清算协会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平台进行举报,一经查实,还可以获得举报奖励。

© 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