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故事(我国奥运人物的相关故事)

  

体现奥运会的事例


  波兰女运动员奥蒂丽亚·杰德捷泽扎克获得了雅典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的金牌,她也是波兰在游泳项目上的第一位奥运冠军。但更为可贵的是,她把这枚金牌拍卖了,并将拍卖所得捐献给了儿童医院用于救治白血病儿童。   奎罗伊是多次获得世锦赛1500米冠军的优秀运动员,两次参加奥运会,却都和志在必得的冠军擦身而过。雅典奥运会上,他终于夺得了金牌,夺冠后的他冲上看台,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狂吻。   一对从小就喜爱自行车的姐妹,既是对手,又是队友。在奥运会前夕,姐姐因伤退出比赛,而妹妹继续努力,得到了奥运会冠军,实现了姐妹俩共同的奥运梦想。   在太平洋上颠簸了21天后,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刘长春于1932年7月29日下午4时到达美国洛杉矶码头。他是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惟一一名中国选手。因长途旅行体力不支,刘长春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   1998年7月21日晚上,第四届友好运动会正在美国纽约举行.参加女子跳马比赛的桑兰在试跳时发生了意外情况:她头朝下从马箱上重重地摔了下来,顿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经医生诊断,她的第六根和第七根脊椎骨骨折.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得知自己的伤势后,17岁的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着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哭.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了.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关于奥运的故事 多找几个谢谢啊


  故事一:获得女子击剑金牌的美国运动员马瑞尔·扎古尼斯   在奥运会开始前5个月,马瑞尔在奥运选拔中落选了。可是她没有放弃,继续刻苦训练。在比赛前几天,由于一名运动员因伤退出,马瑞尔才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她最后过关斩将,为美国队赢得了第一个女子击剑冠军。   格林斯潘:此前很少有人关注击剑运动员。在奥运会官方电影里,这也是第一次讲击剑运动员的故事。我选择她是因为她的坚持不懈,在明知机会很渺茫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努力,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选择故事上,我认为别人觉得没有意思或者没有用的故事,对我来说却是很宝贵的,因为我从中发现了人性的美好。   故事二:希腊举重运动员迪马斯   获得三次奥运举重冠军的希腊运动员迪马斯希望在家乡父老面前,用一枚金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谢幕。然而他只获得了铜牌。在颁奖仪式上,在宣布了他的名字和奖项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几分钟,向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表示敬意。迪马斯说,这次我获得了两枚奖牌,一枚铜牌,是赛会颁发给我的;一枚金牌,是我的人民颁发给我的。   格林斯潘:当大多数人都去追逐冠军的时候,我的镜头却对准了那些赛场上的失意者。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改变了人们看体育和体育人的角度,我从体育人的故事中发掘出坚持、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推崇的精神。   故事三:捐出金牌救助白血病儿童的波兰女运动员   波兰女运动员奥蒂丽亚·杰德捷泽扎克获得了雅典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的金牌,她也是波兰在游泳项目上的第一位奥运冠军。但更为可贵的是,她把这枚金牌拍卖了,并将拍卖所得捐献给了儿童医院用于救治白血病儿童。   格林斯潘:当看到接受救助的孩子把他们自己制作的纸金牌挂在她脖子上时,很多人都感动得落泪了,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原因。我的电影不是体育电影,而是讲述体育运动中人的故事,它不只是给运动迷们看的,而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很多人不喜欢体育,却很喜欢我的电影,因为它能带给他们感动。   故事四:三次征战奥运会的摩洛哥田径运动员奎罗伊   奎罗伊是多次获得世锦赛1500米冠军的优秀运动员,两次参加奥运会,却都和志在必得的冠军擦身而过。雅典奥运会上,他终于夺得了金牌,夺冠后的他冲上看台,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狂吻。   格林斯潘:他的故事是很有戏剧性的。第三次参加奥运会,他才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实现了在奥运会上的辉煌。他冲上看台的一幕很感人,因为这样的时刻是每个运动员都祈盼的幸福时刻,他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故事五:蝉联三次奥运会冠军的美国女子垒球队   故事讲述了美国女子垒球队的一名老队员莉萨,如何和队友们顽强战斗,蝉联三次奥运会冠军。还有该队的主教练,在开赛之前经历了丧妻之痛,却依然带队参赛,并将这支队伍带向了胜利。   格林斯潘:虽然我们都知道,去挖掘负面新闻,会吸引人,但是我选择故事,总是去发现它美好的一面,用我的镜头和语言去彰显这些美好。   故事六:澳大利亚自行车运动员梅尔斯姐妹   一对从小就喜爱自行车的姐妹,既是对手,又是队友。在奥运会前夕,姐姐因伤退出比赛,而妹妹继续努力,得到了奥运会冠军,实现了姐妹俩共同的奥运梦想。   格林斯潘:在雅典奥运会前我们就在关注这两个姐妹了,他们都很年轻,却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遗憾的是姐姐没能参加奥运会,但是只要为梦想努力拼搏过,就都是我眼中的英雄。   “我关注的不仅是获得第一或第二的选手,因为媒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我关注的是那些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却能表现出奥林匹克精神和美好人性的运动员。”曾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格林斯潘对奥运官方电影的制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格林斯潘表示,自己很乐意为北京奥运宣传影片的拍摄出谋划策,“我时刻准备着呢”,他说。   

奥运感人故事6则


  
故事一:获得女子击剑金牌的美国运动员马瑞尔·扎古尼斯 

  在奥运会开始前5个月,马瑞尔在奥运选拔中落选了。可是她没有放弃,继续刻苦训练。在比赛前几天,由于一名运动员因伤退出,马瑞尔才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她最后过关斩将,为美国队赢得了第一个女子击剑冠军。 

  格林斯潘:此前很少有人关注击剑运动员。在奥运会官方电影里,这也是第一次讲击剑运动员的故事。我选择她是因为她的坚持不懈,在明知机会很渺茫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努力,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选择故事上,我认为别人觉得没有意思或者没有用的故事,对我来说却是很宝贵的,因为我从中发现了人性的美好。 

  故事二:希腊举重运动员迪马斯 

  获得三次奥运举重冠军的希腊运动员迪马斯希望在家乡父老面前,用一枚金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谢幕。然而他只获得了铜牌。在颁奖仪式上,在宣布了他的名字和奖项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几分钟,向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表示敬意。迪马斯说,这次我获得了两枚奖牌,一枚铜牌,是赛会颁发给我的;一枚金牌,是我的人民颁发给我的。 

  格林斯潘:当大多数人都去追逐冠军的时候,我的镜头却对准了那些赛场上的失意者。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改变了人们看体育和体育人的角度,我从体育人的故事中发掘出坚持、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推崇的精神。 

  故事三:捐出金牌救助白血病儿童的波兰女运动员 

  波兰女运动员奥蒂丽亚·杰德捷泽扎克获得了雅典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的金牌,她也是波兰在游泳项目上的第一位奥运冠军。但更为可贵的是,她把这枚金牌拍卖了,并将拍卖所得捐献给了儿童医院用于救治白血病儿童。 

  格林斯潘:当看到接受救助的孩子把他们自己制作的纸金牌挂在她脖子上时,很多人都感动得落泪了,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原因。我的电影不是体育电影,而是讲述体育运动中人的故事,它不只是给运动迷们看的,而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很多人不喜欢体育,却很喜欢我的电影,因为它能带给他们感动。 

  故事四:三次征战奥运会的摩洛哥田径运动员奎罗伊 

  奎罗伊是多次获得世锦赛1500米冠军的优秀运动员,两次参加奥运会,却都和志在必得的冠军擦身而过。雅典奥运会上,他终于夺得了金牌,夺冠后的他冲上看台,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狂吻。 

  格林斯潘:他的故事是很有戏剧性的。第三次参加奥运会,他才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实现了在奥运会上的辉煌。他冲上看台的一幕很感人,因为这样的时刻是每个运动员都祈盼的幸福时刻,他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故事五:蝉联三次奥运会冠军的美国女子垒球队 

  故事讲述了美国女子垒球队的一名老队员莉萨,如何和队友们顽强战斗,蝉联三次奥运会冠军。还有该队的主教练,在开赛之前经历了丧妻之痛,却依然带队参赛,并将这支队伍带向了胜利。 

  格林斯潘:虽然我们都知道,去挖掘负面新闻,会吸引人,但是我选择故事,总是去发现它美好的一面,用我的镜头和语言去彰显这些美好。 

  故事六:澳大利亚自行车运动员梅尔斯姐妹 

  一对从小就喜爱自行车的姐妹,既是对手,又是队友。在奥运会前夕,姐姐因伤退出比赛,而妹妹继续努力,得到了奥运会冠军,实现了姐妹俩共同的奥运梦想。 

  格林斯潘:在雅典奥运会前我们就在关注这两个姐妹了,他们都很年轻,却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遗憾的是姐姐没能参加奥运会,但是只要为梦想努力拼搏过,就都是我眼中的英雄。 

  “我关注的不仅是获得第一或第二的选手,因为媒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我关注的是那些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却能表现出奥林匹克精神和美好人性的运动员。”曾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格林斯潘对奥运官方电影的制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格林斯潘表示,自己很乐意为北京奥运宣传影片的拍摄出谋划策,“我时刻准备着呢”,他说。

  

奥运小故事


  
“黑羚羊”魏玛?鲁道夫 

  魏玛?鲁道夫是一个顽强奋斗、战胜命运的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她1940年6月23日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一个贫苦的黑人家庭,她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染上两次肺炎和一次猩红热之后就卧床不起了,差点丧命,4岁时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必须要靠支架来支撑。鲁道夫的毅力相当惊人,在家人的帮助下,她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通过康复训练和家人的按摩已经恢复到可以正常走路了,11岁那年,她第一次把支架脱掉,打赤脚跟着哥哥们打篮球。后来他开始天天练习跑步,一瘸一拐的左腿居然在锻炼中得到了矫正,身体也因为参加运动而强壮。到了12岁,她已经完全摆脱支架。在1956年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的时候,她出现在奥运赛场上,获得了一枚铜牌,那时她才16岁。在4年之后的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上,鲁道夫一口气夺得了100米、200米和4x100米接力3枚金牌,震惊了全世界,被人们称为“黑羚羊”,她既成为了1960年世界最佳运动员,又当选了“奥林匹克小姐”。“黑羚羊”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能使人战胜一切困难,只要努力就有成功。 

  罗雪娟扶病夺金 

  罗雪娟是杭州姑娘,小学一年级时被学校体育老师选中接受蛙泳训练,罗雪娟很刻苦,一直坚持参加每年从4月至10月的训练,每天至少练2个小时,一直练到身体发抖。罗雪娟的父母给了她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她从小立下大志。罗雪娟没有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最终成长为既庄泳、林莉、钱红、杨文意和王晓红“五朵金花”之后的中国游泳队的新领军人物,是中国游泳队在200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的3金得主。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罗雪娟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血液中先天性缺钾,从事剧烈运动容易疲劳,训练时常有缺氧的感觉,甚至会影响到心脏。然而为了祖国的荣誉,她决定再次为国参展,在雅典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为中国游泳队夺得了阔别8年之久的奥运游泳金牌。当她再次出现在4x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场并咬牙游完第2棒时,出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直到第3棒选手快游到终点时,她仍然表情痛苦地漂浮在泳池里,最后,不得不在教练和志愿者的搀扶下离开赛场。罗雪娟的奥运会金牌含金量非常高,因此它被新华社奥运会报道团评为“雅典奥运会十大中国明星”之一。 

  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希莉与迪卡里卡逊分获跳高金银牌。两人在共同的训练中曾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领奖台上,两人欢呼拥抱,过后将各自的奖牌对半切开,互换一半再焊接,成为金银各半的奖牌,作为友谊永恒的见证。

  

奥运小故事


  奥林匹克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故事则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实际上,奥运会的起源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 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2】 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开始衰落。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3】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了,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古代奥运会比赛日程和项目   古代奥运会从第1届起, 决定每4年举行1次, 每届只举行1天。随着比赛项目的不断增多, 从第22届古代奥运会开始, 组织者决定将比赛时间改为3天, 加上开幕式、闭幕式及庆典活动, 整个会期为5天。竞赛项目增多为:五项全能(铁饼、标枪、跳远、角力、跑步)、拳击、摔跤、战车赛跑、赛马等。   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第1届至公元前394年共举办了293届, 都是在古希腊奥林匹亚运动场举行。比赛场建在阿尔菲斯河谷北面的小丘旁。小丘经过修整成为看台,最初可容纳2万观众, 后扩大到4.5万人, 并设有160个贵宾席。比赛场长212米, 宽32米, 跑道长192.25米, 表面未经特殊处理, 起跑处铺大理石。赛场西南部有练习场, 用石柱廊围起 ,形成一院落。一侧建会议厅、更衣室和浴室等。这里还有一个770米×320米跑马场, 供赛马和马车比赛用。   古代奥运会处罚规则   古代奥运会的比赛规则十分严厉,违者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表现了他们的荣辱感。古希腊人认为,奥运会是神圣的,光明正大地取胜才是最光荣的。反之,则是对神圣事业的亵渎。   古代奥运会对弄虚作假者深恶痛绝。第90届古代奥运会上,一个名叫利哈斯的选手获得了冠军,他自称是斯巴达人,但经核实,他是另一个城邦的人,于是被取了名次。古代奥运会对于行贿受贿者更是严惩不贷,不仅要剥夺冠军的称号,还要罚重金以警世人,罚金则用于雕刻宙斯像。第98届古代奥运会上, 一拳击运动员因买通另外3名敌手取胜,结果4人皆被罚重金。古代奥运会的组织者用这4人的罚金雕刻了4尊宙斯像,其中一尊还刻上以下警句:奥林匹克的胜利不是可用金钱买来的,而需依靠飞快的两脚和健壮的体魄。   古代奥运会特色   古代奥运会有三大特色。第一, 古代奥运会是以祭神为主,内容丰富多彩, 是形式多样的全希腊综合盛会。包括祭祀天神宙斯,朝拜、祝寿众神、诗人朗诵作品演说家发表祝词、开展集市贸易等活动, 体育竞技仅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第二古代奥运会是希腊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它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 减少和制止战争的积极作用, 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三,由古希腊的风俗习惯、艺术风格、地理环境和物质生产等因素决定, "赤身运动"是它的一大特色。比赛时, 要求裸体的运动员全身涂上橄榄油, 以使身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光 , 肌肉更富有弹性 ,更加显示出运动员健美的体态 ,使人们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另外, 古希腊奥运会的规则规定:禁止女子参加和参观比赛,违反者要受到极刑处置。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奥运会的大部分比赛项目,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要求运动员赤身裸体进行比赛,妇女到场有伤风化。二是古希腊的体育竞技 , 是宗教庆典内容之一, 是不允许妇女出席的。据说, 最初的古代奥运会参赛运动员是披着兽皮衣服进行比赛的。在一次比赛中 ,一身披狮子皮的选手, 不慎将狮子皮脱落到地上, 他顿时变成赤身裸体, 可他并未因此而影响自己的比赛。最后, 击败了对手, 夺得了橄榄冠。在这次意外的"事故"中, 人们发现裸体更能体现肌肉的健美 , 领略到了一种特殊的魅力,于 是规定以后一律进行赤身比赛。   赤身运动是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独到之处,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历史上所说的"力的时代"就是指这一时期。这在古希腊雕塑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均有所反映,他们的作品刻画的都是赤身裸体的人物。当时,肌肉发达,|健壮有力,被人们公认为是美的象征。   古代奥运会授奖仪式   古代奥运会的授奖仪式庄严而隆重。授奖台设在宙斯像前,橄榄冠放在一个特制的三脚台上。授奖时,先由报导官宣布运动员的姓名、比赛成绩、所属的城邦及运动员父母的名字。然后由司仪把优胜者领到主持人面前, 主持人起身, 将橄榄冠从三脚台上取下来, 给优胜者戴上。这时, 观众唱歌、诵诗、奏乐、欢呼,并向运动员投掷鲜花。古奥运会对获胜运动员的奖励, 虽曾多次改变,但原则都是着重于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也有, 但相当微薄。   以橄榄枝作为古代奥运会的精神,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象征, 寓意深刻, 影响久远。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带到人间的, 是神赐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因此用橄榄枝编织的橄榄冠是最神圣的奖品, 能获得它是最高的荣誉。据说,用于编织桂冠的橄榄枝必须得由一个双亲健在的12岁儿童, 用纯金刀子从神树上割下来, 然后精心编制。   在奥林匹亚举行的授奖仪式结束后,优胜者便可陆续还乡。这时, 各城邦还将为他们的优胜者凯旋归来而组织盛大的庆典活动。后来希腊还规定免去优胜运动员对国家的义务,在剧场或节日盛会上为他们设置荣誉座位, 个别城邦还发给有功绩的运动员终身津贴。   古代奥运会的圣火   古代奥运会召开前,依照宗教规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然后奔赴希腊各个城邦。火炬手高举火炬,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停止一切战争,参加运动会!火炬像一道严格的命令,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力,火炬到哪里,哪里的战火就熄灭了。即使是在激烈厮杀的城邦也都纷纷放下武器,神圣休战开始了。希腊又恢复了和平的生活,人们忘记了仇恨, 忘记了战争, 都奔向奥林匹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亚(Olympia)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300公里的丘陵地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阿尔菲奥斯河北岸(距洞口16公里)。自18世纪始,一批又一批的学者接连不断地来到奥林匹亚考察和寻找古代奥运会遗址。1766年,英国人钱德勒(C.Chandler)首次发现了宙斯神庙的遗址。此后,经大批德国、法国、英国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们对奥林匹亚遗址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勘查、发掘,至1881年取得了大量有关古代奥运会的珍贵文物和史料。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后,因有部分余款,国际奥委会决定用这笔款项继续对奥林匹亚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并复原了体育场。   遗址东西长约520米,南北宽约400米,中心是阿尔提斯神域,是为宙斯设祭的地方,从发掘资料看,长仅200米,宽175米。神域内的主要建筑是宙斯神庙和赫拉神庙,此外还有圣院、宝物库、宾馆及行政用房等。最早的建筑物可上溯到公元前2000-前1600年,其中尤以位于中部的宙斯神庙(约公元前460年建)最著名。该神庙长约66米,宽30米,东西两端各有6柱,南北两面各有13柱,取多里安柱式,皆以石料精制。其东西两山墙上的群像, 表现了希腊英雄帕罗普斯在奥林匹亚赛车和希腊人与半人半马怪兽斗争的神话故事,是早期古典雕刻的代表作。约作于前5世纪后半叶的宙斯巨像,用黄金、象牙镶嵌,传为古典雕刻大师菲迪亚斯(Phidias)所作,是古希腊极盛时期雕塑的代表,极为宏伟精美,被希腊人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神域东北侧为体育场,四周有大片坡形看台,西侧设运动员和裁判员入场口,场内跑道的长度为210米,宽32米。它与附近的演武场、司祭人宿舍、宾馆、会议大厅、圣火坛和其他用房等共同构成了竞技会的庞大建筑群。现遗址上建有奥林匹克考古学博物馆,馆内藏有发掘出士的文物,包括大量古代奥运会的比赛器材和古希腊武器甲胃等。   现代奥运会的圣火都在奥林匹亚点燃,她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之一。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回家”之际,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铅球比赛放在奥林匹亚体育场举行,这也是在2500年之后,人们首次有机会在奥林匹亚重温奥运会之梦。   参考资料:   为"失意者"塑铜像   在雅典奥运会田径赛场上,人们又看到了"常青树"奥蒂的身影。作为田径比赛年龄最大的选手--44岁的她,参加了女子100米、200米的比赛。尽管均被挡在决赛门外,其中进入200米半决赛后,她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出争夺,但她还是获得了世人的赞许和敬佩。   1980年,20岁的奥蒂开始参加奥运会,便获得200米铜牌。这位牙买加姑娘当即下定决心,要在以后的比赛中夺取奥运会金牌。怎奈她的运气真是太差了,先是碰上了"猛男"似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美人格里菲斯·乔伊纳,后又遇上从跨栏客串短跑、神勇异常的的美国"飞人"德弗斯,奥蒂一次次被挡在了她们身后。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她100米跑出了10秒85的高水平,竟然只获得第五。4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奥蒂与德弗斯在100米决赛中同时领先,并以10秒94并肩冲过终点,裁判只好借助计算机对终点高速摄影照片进行判断。裁定结果是,德弗斯比奥蒂早千分之五秒冲过终点线、即仅仅快了5公分的距离。奥蒂只能流着眼泪接过银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蒂在100米比赛中获得第四,却在4×100米接力比赛中为牙买加夺得一枚铜牌。赛后,已届不惑之年的她无奈地表示,自己将离开跑道,去专心致力于所爱的服装设计事业。 谁也没有料到,雅典奥运会,奥蒂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跑道上,并在100米预赛中跑出了11秒14的不俗成绩。   回头看来,在24年间,奥蒂先后参加了七届奥运会,获7枚奖牌,虽然始终未能成为金牌英雄,虽然2002年她已经加入斯洛文尼亚国籍,但牙买加体育部门最近还是决定,斥资100万美金,为奥蒂建一座铜质塑像。   与奥蒂"同病相怜"的还有一位男子短跑选手--纳米比亚的弗雷纳里克斯。他是上世纪90年代世界最优秀的男子短跑选手之一。无奈"生不逢时",先有英国的克里斯蒂,后有世界纪录创造者、法国的贝利和美国的迈克尔·约翰逊与之并肩比赛,致使1992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表现相当抢眼的弗雷纳里克斯在100米、200米比赛中,都与冠军擦肩而过。 4枚奥运会银牌让他尴尬地得名"银牌专业户"。即便如此,弗雷纳里克斯也没有恢心。雅典奥运会,37岁的他还是奋力夺得了200米第四名。   前不久,弗雷德里克斯被推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是在雅典奥运会上由参赛选手投票当选的。现在的19名委员中,俄罗斯的布勃卡、摩洛哥的奎罗伊、中国的邓亚萍等多数人都获得过奥运会冠军。弗雷德里克斯能够跻身其中,足以表明各国运动员对这位老将的尊重和对其锲而不舍追求精神的肯定和褒奖。   他们也是胜利者   若问奥运会马拉松赛的纪录是多少,不少田径迷一定会脱口而出:男子由葡萄牙的洛佩斯保持,为两小时09分21秒。女子纪录为日本选手高桥尚子所创,为两小时23分14秒。可如果再问,奥运会历史上,跑完马拉松用时最多的选手为何人?他们一定会愕然:"还有这样的纪录?"这是一个特殊的纪录,因为它纪录着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那是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结束后,组织者发现参赛的68人,除33人中途退出,34人跑完全程外,日本运动员金栗四三却不知去向。 第二天他们才从日本代表团处得知,金栗四三比赛途中进入路边一家住户讨水喝,顺便躺下休息,居然呼噜呼噜睡着了。一觉起来,马拉松赛早就结束了。 从亚洲千里迢迢赶到欧洲参加奥运会,竟然"半途而废",金栗四三后悔而又扫兴地回到日本。之后,每次与别人谈起这件事,他总觉得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没有完成,失落感日益中深。   转眼到了1966年,金栗四三已逾古稀之年。为了弥补已经困扰自己五十多年的缺憾,老人专程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找到当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旧地,找到自己当时中途离去的地方,然后,步履蹒跚地跑完了几十年前就应跑完的距离。 从1912年参加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到最后跑至终点,金栗四三用了54年8个月26天再加8小时32分,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纪录。这件耐人寻味的奥运故事吸引了当地媒体的记者,他们纷纷跑来采访金栗四三,并为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他们一致认为:"这位昔日的奥运选手、如今的日本老者,不是失败者,而是一位胜利者。"   

的奥运会事例


  身高2.05米,剃着光头,脑门两侧皮肤上各印着一个“NED”【荷兰的英文简称】……范德韦登在奥运男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的25名选手中分外显眼,而在近两个小时的比赛之后,这位荷兰人凭借冲刺阶段的惊人表现一举赢得冠军。这也是该项目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中。“我赢得的,不仅是今天比赛的胜利,也是生活的胜利。”10公里马拉松游泳被公认为最考验人耐力和意志的奥运项目,但在鲜花与掌声背后,又有谁想到这位看上去最为壮硕的选手曾经无比脆弱,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不是阿姆斯特朗   近距离面对范德韦登,会发现他头顶上有两个一元硬币大小的伤疤,在他说话甚至喘气时,伤疤都会微微翕动,这两个触目惊人的印记是白血病患者做化疗和骨髓移植时留下的痕迹,就像范德韦登自己说得那样,“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二枚金牌。”在赢得奥运历史上首枚男子马拉松游泳冠军之前,他首先赢得的是生命的抗争。   范德韦登生于1981年,早在十几岁的年龄,因为出色的游泳天赋,在家乡阿尔克马尔家喻户晓,1999年他参加了欧洲青年锦标赛,2000年在公开水域游泳世锦赛中赢得了冠军,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顺利。或许是天妒英才,2001年的春天,病魔毫无征兆地找上了范德韦登。   持续发烧,牙龈肿大并流血,一向健康的范德韦登突然间感到不适,随后他的关节和肌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这是怎么了?要知道我过去基本不生病,我去医院检查了,结果让我震惊,我没法接受。”白血病!这就是医院给出的结果!“医生和我说,‘你以后不能再游泳了’,如果不安心治疗,生病也会受到威胁。”从人们眼前骄傲的游泳新锐一步踏入病房,范德韦登那充满荣耀与欢乐的世界几乎在一瞬间被颠覆。   躺在病床上,长时间接受痛苦的化疗,范德韦登的内心一度冰封,但姐姐和阿姆斯特朗的故事激励他重新振作,“我得感谢我的姐姐,受她的影响我喜欢上了游泳,生病后,她总是陪伴在我的身边,她对我说‘游泳天赋是上帝送给你的礼物,你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关于阿姆斯特朗,每个人都知道一个坚强的美国人克服癌症缔造了7夺环法大赛冠军的奇迹,而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自行车手也给了范德韦登动力,“《重返艳阳下》【阿姆斯特朗自传】一直放在我的书架上,在我治疗的那段日子我有空就读一读,我至今还记得他的那句话,‘癌症的确为我带来了奇迹,重新塑造了我的生命’。”   既然一个患了睾丸癌的阿姆斯特朗战胜病魔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自行车手,那么范德韦登也为自己的重生找到了理由,“我积极接受治疗,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重回游泳赛场。”很幸运,随后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非常成功,范德韦登终于看到了希望,直到今天,范德韦登还感谢医生们的帮助,“我不是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说积极的心态和大量运动可以拯救你,我们需要积极的心态,但大量运动有时候是很危险的,我很幸运,化疗很成功,骨髓移植手术也很成功。”   站在这里本身已是一种幸运   逐渐恢复健康的范德韦登重新投入到运动中,在阿尔克马尔市区通往北海岸线的那条10公里道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个高大的男人孤独地奔跑着,“我得恢复我的体能,我从事的公开水域游泳对于体力的要求太高了,我必须循序渐进。”2004年范德韦登在25公里马拉松游泳世锦赛中赢得了第7名。2005年和2006年他在这个项目的成绩都是第六名,2008年更是赢得了西班牙塞维利亚世锦赛的冠军,而在10公里项目上范德韦登的排名也上升到了世界第四。   “我没有想过一定要在奥运会上赢得些什么,因为我能够站在这里本身已经是一种幸运。”从一个白血病患者到奥运金牌获得者,范德韦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当他从水里上岸时,伟大的荷兰游泳运动员霍根班德亲自冲上前拥抱同胞,倒是范德韦登看上去平静,微笑着向所有人致意,“金牌不是我的信仰,而是我额外的收获,在我看来,能够从病中康复,我已经获得了人生第一枚金牌。”   范德韦登一直保持着平常心,在比赛中他一直紧跟第一集团,直到比赛还剩下500米的时候荷兰人才突然发力,领先的英国选手戴维斯和德国选手鲁尔茨争得不可开交,一边范德韦登悄然加速,不声不响超过了所有人,第一个游向终点。“凡事得一步一步来,要有耐心,机会总会出现的,这是我在病房里学会的。”范德韦登直言不讳是曾经的病痛教会了自己如何面对生活面对挑战,“当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时,你根本不会去想下个月,下个星期,甚至下个小时的事,你只能思考如何面对当前。”   病痛给予范德韦登常人无法感受到的折磨时,也给了他更多的感悟,包括平和的心态。与死神擦肩而过,从白血病的阴影中重新走到阳光照耀的水域里,范德韦登早已学会宠辱不惊:“生病前我剃光头是为了减少游泳时的阻力,让自己游得更快,后来我留起了头发,当时我想通过这个方式忘记那场灾难性的白血病。”有一段时间,范德韦登任由头发浓密地生长,而现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他依然是溜光溜光的脑勺,只有真的将过去抛在脑后,才有勇气复制曾经的灰暗,因化疗脱发的光头和碧波中阳光照射的秃脑勺……范德韦登早已完成了一次超越,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写着,“因为与我战胜病魔相比,从今以后我在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变得更简单了。”   奥运冠军不是终点,今后,27岁的范德韦登还将在公开水域游泳中劈波斩浪,这是社会活动,大家成群结队一起来游泳,互相影响。并且自从我生病后,我就讨厌一个人的感觉。大家热热闹闹在一起,太棒了!”   金牌获得历程回顾   8月21日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一名身高超过两米、剃着光头、脑门两侧皮肤上各印着“NED”(荷兰的英文简称)三个字母的选手率先游过了男子游泳马拉松比赛的终点,岸上立马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 “一步一步来,要有耐心”。范德韦登说,这个信条同样是他参加奥运会比赛的策略,“我待在大部队里,等待机会的出现”。在21日的比赛中,范德韦登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表现得毫不起眼,只是在最后500米时突然发力,超越领游的英国选手戴维斯夺冠,成绩是1小时51分51秒6。这一切都是给他的,冠军得主荷兰人范德韦登,一个战胜了绝症的传奇。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