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所得是否需缴纳所得税
企业承担政府下达科研项目所得经费是否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回复内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1号】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该文第一条规定,“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贵单位取得的专项科研经费,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国税总局负责人表示:将恢复对个人住房征税?
对个人自住房是不会征税哈,你放心。
哪些收入可以不计缴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乡、镇以上【含乡、镇】人民政府或经县以上【含县】 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有机构、有章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或类似组织,奖励见义勇为者的奖金或者奖品,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债券和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4】国务院《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以及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财税字【1999】267号文件进一步规定,按照国家或省级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国税发【1999】180号文件也进一步规定,在中国工商银行开设教育存款专户,并享受利率优惠的存款,其所取得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5】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指国家对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颁发的一项特定律贴,并非泛指国务院批准发放的其他各项补贴、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税的补贴、津贴【当前仅限于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经济补偿金个人所得税
咱们先看看税务局,关于经济补偿金个人所得相关规定: 根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即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 具体平均办法: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再来看看提出案例的情况: 假设设a市上年度月平均5000元 三倍就是1.5万,年度就是1.5×12个月=18万 ,18万以内的部分免征个税。 所以,张三如果拿了17万,不算个税; 张三如果拿了40万,18万不用算个税,超过出来22万怎么算呢? 首先需要知道张三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咱们假设是10年,22万÷10=2.2万 用2.2万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税=【22000-5000】×3=510元 应纳税总额=510×10=5100元 最后,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单位在支付时负有代扣代缴的义务,当按照应缴纳的税额直接进行一次性扣缴。
个人所得税税款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1]157号文中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税问题如何处理?
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如何确定?
人家的问题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如何确定? 如何确定,不是标准是多少,看清题后再回答。 这个标准是财政部根据自己的办事流程确定后,上报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通过的。 财政部内部应该是数据统计分析+专家的想法+宏观的政策=出台一个标准,可能以后要变成: 宏观政策+专家意见+统计数据+民意调查=一个标准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