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房价多少(大亚湾房子不要买)

每一次房价暴涨之后,调控之时就会有声音,房价这么高,到了历史新高,年轻人买不起,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根据平均工资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买房,房价必须得降,悲观者认为房价可能要崩盘,要找到答案,就要明白房地产本质问题,也要明白房地产的顶层逻辑和底层逻辑,

但是这篇文章,不谈本质问题,也不谈两个逻辑,只谈一种现象,房产大崩盘,过一把瘾,以历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国外有房产崩盘,国内也有房产崩盘,海南岛,东北鹤岗,惠州大亚湾,鄂尔多斯和温州,

80年代末,广东惠州迎来了一笔1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导致当地房价暴涨,人口剧增。不料2年后,投资人露出了真正企图。

1988年,改革开放步入第10个年头,在轰轰烈烈的投资热潮中,南方媒体不约而同地喊出了这样一个口号:“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

口号的背后,是一家名叫“熊猫汽车公司”的美国企业。

1988年9月,熊猫汽车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公司成立当月就和广东惠州方面接触,对外称要在此地建造一个大型汽车工厂,打造“东方底特律”。

如此宣称,规模肯定也小不了——占地81平方公里,投资10亿美元(也有说20亿美元),年产30万辆轿车,全部用于出口——当时整个中国的小轿车产量不过才3万。

10亿美元,是中国当时最大的外来独资项目。

轿车将全部出口,意味着这个“东方底特律”,既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又不会对国内汽车制造业产生压力。

2个月后,双方签订备忘录。又过了6个月,工厂在惠州淡水镇举行奠基仪式。熊猫公司董事长——美国“二战”将领麦克阿瑟的孙子亲临剪彩。

但在一些人眼中,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着很多蹊跷的地方。

比如:企业名叫“熊猫”,几乎确认这家美国公司是专门为中国而办。

更为蹊跷的是,该公司并没有专业国际汽车商的背景,投资地又为何偏偏选择没有任何汽车装配基础的惠州。

伴随着这些疑惑,在汽车工厂动工前,第一笔投资款——2.5亿美元到账了。厂房随之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施工后,国家成立了一个高级技术法律小组,专程赴美调查。

在对熊猫公司的背景、资信、市场,发动机生产线等进行实地调研,甚至试坐了生产出来的轿车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熊猫公司的资金实力雄厚。投资者有战略远见。他们瞩目于下个世纪”。

资金到位,专家认证,厂房动工。

当时的惠州市惠阳县政府,甚至将自己刚刚新建的政府大楼,让给了熊猫公司做办公室。

惠州顿时成为投资热土,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纷纷进入,市中心房价从200元一平,暴涨到了1.1万元一平。工厂所在的淡水镇,人口从2万增至20万。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

再耐心等待房地产等周边项目落地后,熊猫公司这才亮出了真正的獠牙。

熊猫公司改口,不再要求100%出口,而是要求30%的产量在国内销售。

紧接着,熊猫公司进一步要求,“希望中国能为熊猫汽车让出国内市场两年”。这两年内,熊猫汽车主要在国内销售。

人们这才发现,从一开始,熊猫汽车就是为了抢夺中国汽车市场而来。

先是故意以100%外销的名义进入惠州,等到周边房地产、银行贷款、民间投资等项目跟进后,以此为要挟,逼国家让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熊猫公司,如同赌徒一般,赌国家敢不敢承受撤资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答应,意味着大片的烂尾楼、房价暴跌、周围配套设施全部作废。

但是答应的话,对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是毁灭性的伤害。

熊猫公司低估了国家的决心,权衡利弊之后,国家委婉拒绝了熊猫公司的要求。直到现在,外商都不能在华设立独自汽车产业面向中国销售。

熊猫汽车公司撤资,汽车项目就此搁浅。

因为这起事件,以及1993年至1994年宏观调控,惠州遭遇了中国最早的房地产泡沫,惠州城市信用社的总损失超过60亿元,留下55万平方米的烂尾楼,52万平方米空置商品房。

大亚湾在整整十年间,犹如一个“鬼城”

结语:

房地产崩盘在于失去产业支撑,在于失去需求支撑,以至于过度开发致使供需逆差,对于三四五线及临深环京的房价异动或者过量开发需要警戒,对于自有住房率及人均居住面积双垫底的深圳无需担心。

房地产是需要在对的时间,对的城市,买对产品,坐看云起云落,不如迎风而去,风口需要主动。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