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盘是什么意思(外资砸盘是什么意思)

当前一些迹象显示,股市正在成为我们和美国博弈的一个交锋战场,存在这种金融战的可能性。

在今天下午3点,出现了一波外资在我们“股债汇”市场集中砸盘的迹象。

外资为什么砸盘,背后有很多原因。

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这次“双减”新规,把外资吓到了,在清一色减持所有中概股,进而引发资金连锁反应。

比如港股出现大跌后,很多重仓港股的内资基金,不得不调整仓位,抛售A股,进而导致连锁反应。

可能有人不理解为何外资要这样做,其实这个也比较好理解。

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问:树上有十只鸟,你开枪打死了一只鸟,请问树上还有多少只鸟?

答案很明显,是一只鸟都没有,因为都被吓跑了。

所以现在外资有点像惊弓之鸟。

不过,我觉得这个原因,应该也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当前传出的一些小道消息,还有我综合很多迹象判断,背后仍然有这种大国博弈里的金融交锋的可能性。

也就是外资清一色砸盘,本来是可能存在的正常现象,但发生在当前这个节骨眼,并且是这样大力度集中砸盘,单纯只是用“市场行为”来解释,我觉得是可能只能看到局部某一部分,而不能看清全局。

本文会就此来做一个详细分析。

(1)外资集中砸盘

这两天,外资连续砸盘的迹象很明显,这是已经摆在面前的事实,还不相信外资在砸盘的,可以自己多去学习研究。

今天A股再次大跌,港股跌幅更夸张,3天跌去10%。

这种走势,很显然不是正常的走势。

并且以内地互联网企业为主的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在今天出现超过9%的恐怖跌幅,最大跌幅达到了10%。

一些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比如企鹅、阿里、网易、美团、京东健康都出现8%~20%的恐怖跌幅。

作为我们互联网龙头企业,企鹅在今年春节后的走势是这样的。

从春节后最高的773,跌到了现在438,都快接近腰斩了。

上一次企鹅出现如此巨大的回撤,还是出现在2018年。

当时是美国加息收回流动性的周期,全球股市都普遍回调。

不过这一波,却是只有中概股在被外资集中砸盘。

除了港股市场上的科技互联网龙头被砸盘之外,美股市场的中概股也是普遍出现大跌。

晚上开盘前,中概股盘前是又出现大跌。

这是中概股从上周五以来,连续第3天大跌了。

这不是只有教育股在大跌,而是已经波及到所有中概股,而持有这些中概股的基本是以外资为主,所以这很显然是外资在集中砸盘。

港股作为离岸金融市场,是最容易受外资影响的市场,一旦出现外资这种较大的变动,就容易出现更大波动。

所以,港股这两天跌幅也比A股要大很多。

港股这波已经跌回了去年11月份起涨前的状态了。

特别是最近这3个交易日,一口气跌去了10%的跌幅,是十分异常的。

而这也可以体现在人民币汇率上。

近期人民币也是出现一波贬值,不过整体还处于过去一年升值下来的低位,还是只有6.5附近。

不过下午3点,A股收盘后,港股、A50、人民币汇率,出现一波不同寻常的“集中”砸盘痕迹。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上图是人民币汇率今天的走势,可以看到15点后,人民币出现一波集中贬值,幅度达到了0.5%,这个在汇率市场来说,幅度还是蛮大的。

而A50在A股收盘后,15点开始也出现一波跳水砸盘。

本来A50今天在15点A股收盘前,已经跟随A股跌了2.8%,然后在15点后又跟随港股跳水了一波,最大跌幅达到5.8%,等于15点后,半个小时又跌了3%。

这相当于A股的上证50,在今天跌完后,又被砸了3%。

同时港股也是在15点后,又出现一波集中砸盘。

就连我们国内的债券市场,都在15点开始出现一波集中的砸盘。

比如说,我们的10年期国债,在15点开始出现一波收益率拉升,这意味着债券价格出现下跌,也就是被砸了一波。

不过我们国债市场整体的体量比较大,这一波砸盘幅度不大,而且很快就出现回落,整体波动不算太大。

但很显然,今天出现这样集中的“股债汇”砸盘,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背后是明显有外资在集中砸盘。

昨天文章说我阴谋论的朋友,可以自己多查查资料研究一下是不是这样。

另外有人说北向资金只是砸100多亿,没有那么大效果。

但实际上,外资投资A股的渠道,并不单单只是沪深港通一个渠道,还有QFII。

当前外资持有A股3.36万亿元,其中通过沪深港通渠道进来的北向资金是只有1.45万亿元。

其他近2万亿元,是通过QFII等其他渠道进来的。

而其他渠道进来的外资,是否有砸盘,要等每季度财报出来才知道,并没有实时公开。

而且说实话,这里说的外资砸盘,也并不单单只是外资,很多屁股歪的资金是受外资所影响,这些“伪外资”其实隐蔽性是更强的。

(2)外资砸盘原因猜测

其实,今天下午已经有媒体开始报道外资这种不正常的砸盘现象。

所以,这并不是什么阴谋论,而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上面这则报道里,可以分两段看。

第一段那个基金经理表示“最近外资在陆续卖出中国资产”,这个应该是属于事实陈述。

后面他所列举的三个原因,则是他自己的“推论”。

然后上面这个报道的第二段里写的,下午市场出现一则传闻,就是“美国可能会限制美国基金在中国的投资,这使得美国基金正在快速变现资产”。

大家要注意,这个目前仍然只是传闻,还未经证实,也没有看到有外海正规媒体报道。

不过,确实是这个传闻出现后,才在15点出现这样一波集中的外资砸盘。

对于这个传闻后续会不会被证实,大家可以密切观察。

如果这个传闻后面被证实了,那就基本坐实了美国正在对我们搞金融战的猜测。

其实我一直比较反对某些人动辄指责他人“阴谋论”的思维。

实际上,他们只是不接受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或者当遇到一些超出自己认知观点的时候,不去考虑加以研究和证伪,而是不假思索的用“阴谋论”来嗤之以鼻。

听我一句劝,这种思维只会容易让我们固步自封。

这个世界很大,也很复杂,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猫腻。

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要有更多的敬畏之心和求证之心。

遇到超出自己认知的事情,应该去加以研究、求证,如果经过自己研究或,确认没有这一回事,我们也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

这才是比较科学的研究态度,并且这能帮助我们学习和提高。

而遇到什么事情,就不假思索的打入阴谋论的关键词,这只会让我们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陷入信息茧房更深。

当前是中美博弈的关键时期,发生任何事情,我觉得都是可能的。

更何况美国作为世界头号金融强国,他在金融领域是拥有着霸权地位,所以美国从金融领域对我们发动金融战,这种可能性我认为是非常大的。

因为这本身就是美国最擅长的武器之一。

当前世界是核威慑下的宝贵和平时期,我们和美国作为核大国,是不会轻启战端,这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最后一步。

而在那之前,作为大国博弈,更多的是采用“超限战”。

超限战是进入21世纪后,才被提出的一种新时代战争概念。

在这之前,战争往往都通过诉诸武力来解决。

但在核威慑之下,越来越多时候,大国之间不能轻启战端,那么就需要寻求其他形式的战争手段,以非热战的形式去打垮敌人。

所以,超限战的方式有很多种:金融战、网络战、科技战、贸易,都是可能存在的战争形式。

过去这些年,实际上我们跟美国已经进行了很多种“超限战”。

而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通过金融战,收割了南美洲、日本、亚洲四小龙等等。

所以,美国搞金融战,不是什么阴谋论,而是非常可能存在的事实。

对于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加以提防。

这一次,外资这种集中砸盘,原因自然是很多,包括其中一个主要诱因,就是这次的“双减”新规。

但这个诱因背后,又何尝不是外资在借这个机会集中砸盘,并且是否可以达到美国想要以此胁迫我们的目的?

(3)外资的胁迫

当前因为中概股集体暴跌,由于这两年我们不少人是跑去投资港股美股,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在港股高位的时候,很多基金经理动辄鼓吹“南下抢夺港股定价权”的口号,导致港股市场上的互联网企业出现疯涨现象。

这也让很多人由于投资这些港股基金而损失惨重。

我发现,这两天已经有不少这种严重亏损的股民,把怨气发泄到其他地方,怨天尤人。

包括舆论出现不少这种刻意把矛头引导指向“双减”新规上面,存在严重的误导。

所以我前天才要专门对“双减”新规做一个解读,来以正视听。

这样一个各方面来说都是“利国利民”的政策新规,本身就是为了起到整顿行业的作用,结果在别有用心的人刻意引导上,让很多人被带歪了节奏,也跟着把矛头指向这样一个本来是维护我们大多数人利益的新规。

这次出来的“双减”新规,是针对资本、特别是针对外国资本,也让那些投资中概股的外国资本损失惨重。

这其实也是我们在针对美国资本的一次重拳出击。

所以我个人猜测,美国背后的那些大资本利益集团,因此受损后,就想着通过这样的反击,集中砸盘,来跟我们秀秀肌肉。

同时,通过误导舆论,试图逼迫我们改变政策,妄图来让我们在改革的路上束手束脚。

美国一直千方百计地想对我们下一代渗透,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价值观,就如在他们以前在港岛上做的那样。

而这其中,教育和舆论,就是美国资本的最主要武器。

但我们的教育产业,整体是以公立学校为主,这让美国资本难以渗透。

但是这些年,我们私立学校的兴起,还有这种校外培训的火速发展,通过全民鸡娃的氛围,不但大肆敛财,并且以此可以起到“挖空”公立学校的效果。

如果任由“教育资本化”下去,最终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公立校会被边缘化,我们作为家长,只能在鸡娃的不归路走到底。

这只会导致,教育被资本彻底垄断,并且到时候美国资本可以潜移默化地在校外培训里去夹带一些私货,影响我们下一代的价值观。

最终我们所有人都成了输家,只有资本成为赢家。

我们这次出台“双减 ”新规,力度确实非常大,而且显得十分急迫,所以资本市场的反应也格外强烈。

但这也说明当前事情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这次“双减”新规,是由中办和国办联合发布,而不是教育部发布,其实就可以看出来很多信息。

但我们这样做,等于断了美国资本来通过教育产业化,来对我们下一代渗透的可能性。

所以这一次美国资本的反应也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戳中了他们的痛脚。

我觉得这也是可能存在的某种可能性,也可能是这次导致外资集中砸盘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但我这里想说,假如这些外国资本这样去勾连内地一些屁股歪的资本,来这样试图搞对抗,那简直就是在自己作死。

昨天我看到一个报道,我觉得信息量也是挺大的。

在过去20多年的资本化道路上,我们在资本的杠杆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经济飞跃。

但我们在经济大幅度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和弊端,让我们民众身上背负了一座座新的大山。

而这些我们身上背负的大山,大都也跟资本化有关系。

一些涉及到民生的关键领域,一旦进行产业化、资本化,往往会成为资本敛财的工具,通过扭曲化的宣传,不断让人们陷入到越来越焦虑的氛围里。

教育资本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很多这种校外培训,一心只为了赚钱,通过话术和宣传,通过各种攀比效应,不断给家长们洗脑,让家长们都在打鸡血,形成全民鸡娃的氛围。

这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

其实我们也并不是要全面取缔校外培训机构,而只是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公益化”,需要鸡娃的人,仍然还是可以鸡娃。

但是不能让这些机构,为了敛财赚钱,通过话术和扭曲的宣传,来把大家洗脑,这样肯定是有问题的,而且这种强烈目的性鸡娃出来的小孩,只会成为考试机器,实际上更是扼杀小孩可能存在的其他天赋。

天赋不是只有考试一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天赋,只是很多天赋不通过多方面的尝试是很难挖掘出来,而挖掘不出天赋的小孩,就沦为平庸,而在无止境的鸡娃里,最后往往只会被扼杀原本可能存在的其他天赋。

一个本来就不善于考试,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小孩,在无止境的鸡娃氛围里,不但很容易有受挫感,而且也很容易扼杀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活力。

这是大家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怎么样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客观来说,人们会这样被一些敛财的校外培训机构洗脑,也是因为当前我们教育机制出现了问题,各方面内卷化也确实很严重。

这并不是解决某一个环节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各方各面都一起推进的。

但这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们通过漫长的改革来持续自我革新来实现。

防止“教育资本化”进行反垄断,只是我们刚刚开始的步伐,这只是一个开始,而绝不是结束。

我们针对的是那些给我们背上大山的资本,是不断宣传焦虑氛围的资本,只为了敛财的资本。

我们所维护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利益。

只要我们保持这样的初心,去通过改革推翻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座座大山。

那么这些试图阻挠我们前进的资本,就只是螳臂挡车罢了。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