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广 网站建设 SEO优化 GEO排名

我们专注网站搭建程序开发,网络营销推广,搜索引擎GEO排名SEO优化

免费咨询:15196713510

全国城市

海外创客“抢滩”中国

发布日期:2025-11-11 文章浏览: 加入收藏


  对于海外创业青年刘硕来讲,抢占中国市场是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目标与机遇。“国内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成本和时间周期优势,而且对初创企业和青年人才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都非常大,我们相信中国市场具有强劲的发展前景。”加拿大海赛默气体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刘硕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跨境科创论坛上对中青报·中青网说。

  “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创新资源和青年人才的全球化流动都是不可阻挡的。”近年来,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及执行董事徐洁平观察到,越来越多海外优秀的企业、人才选择来中国落地生根,不只因为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在全球创造的商业奇迹,还源于中国“软硬兼备”的科创实力。

  海赛默是一家专注碳捕集和气体分离领域的初创企业,主要为低碳环保和碳中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刘硕介绍说,胺溶液吸收法以前是世界主流的碳捕集技术,然而,庞大的胺法捕集设施和复杂的捕集流程不但增加了投入成本,且其额外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有毒胺废液也不利于生态环境。因此,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成为各能源企业亟须攻破的难题。目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的碳捕集技术是单位能耗最低的碳捕集技术。海赛默多款MOF吸附剂可灵活适用于烟道气捕集和直接空气捕集,且模块化组合设计可处理每年1000吨到100万吨的捕集需求,与传统胺溶液吸收法相比,该技术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可降低30%-50%。

  “中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破解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同时,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极。”刘硕表示,海赛默的研发团队都是90后,大家一致认为,面向中国市场,就是面向无限潜力。目前,公司即将在中国完成注册,且与多方达成合作协议。

  “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硬实力’有目共睹,在全球多个领域处于领跑地位,比如高铁、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等。近年来,生物医药、信息智能技术等‘软实力’也在飞速提升,从跟跑进入到并跑的阶段。”徐洁平发现,得益于中国长期以来积累的科创能力、产业化能力、市场能力以及人才能力,很多海外企业都会到中国寻求发展机会。

  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孵化器和创新生态平台,璞跃曾成功孵化Google,投资了PayPal、Dropbox等多家科技巨头公司,在全球布局了60多座创新中心,其中包括位于上海浦东的璞跃中国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并于2023年启动建设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璞跃中国年均孵化和加速1000余家初创公司,累计投资超100家硬科技企业。海赛默便是璞跃“加速中”的企业之一。

  刘硕表示,“海外企业想落地中国也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璞跃能够帮助我们对接各类资源和利好政策,让企业快速平稳落地。”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显示,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全球人才流动趋势并未减弱。世界人才中心呈现从欧美向亚洲扩散的趋势,且中国在人才规模与人才环境指标方面优势显著,其余指标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英特利普(IntelliPro)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该集团创始人兼CEO金一粟观察到,人工智能时代,在人才交流领域,国境的概念逐渐变得模糊。目前,硅谷从事AI相关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占了硅谷的“半壁江山”。

  “中国在过往几十年间培养了大量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金一粟表示,中国人重视自我学习与基础科学教育,且培养了非常多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年轻人。随着国内科技的进步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国青年对世界发展格局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胸怀越来越宽广。

  从产品“出海”、品牌“出海”到组织能力“出海”,金一粟见证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历程和中国青年不断拓宽成长边界的过程。在他看来,全球人才流动能够为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桥梁,不仅能够为中国树立更强大的品牌形象,更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

  伦敦发展促进署大中华区市场推广副总裁华蓉表示,近年来,伦敦也成为很多中国品牌“出海”的门户。其中,可持续发展产业也是伦敦市政府规划的五个核心行业之一。“中国在绿色科技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伦敦要实现‘向2050年净零碳城市迈进’的目标,绝对离不开中国企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落地伦敦。”

  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科技创新与青年担当”分论坛上,联合国主管青年事务助理秘书长费利佩·波利耶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当前技术的快速演进与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经济和社会结构。在这一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一代正是推动实现积极转型的关键力量。他呼吁各方携手,秉持创新驱动包容发展的信念,共同建设一个让青年人茁壮成长的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 王一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11月11日 05版

本文标签:
最新内容: (粤港澳全运会)十五运会男篮成年组淘汰赛对阵出炉 2025-11-11 13:08:40 力箭一号遥九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5-11-11 13:08:39 (粤港澳全运会)十五运会网球项目开赛 商竣程赢下全运会首秀 2025-11-11 13:08:38 第一观察|从革命文化中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2025-11-11 13:08:37 “体育强则中国强”——习近平的体育情缘 2025-11-11 13:08:36 (第八届进博会)相聚虹桥 业界共话中美企业合作 2025-11-11 13:08:35 今天夜间台风“凤凰”将登陆菲律宾吕宋岛沿海 明天将移入南海 2025-11-11 13:08:34 (第八届进博会)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进博会成为企业链接全球资源重要纽带 2025-11-11 13:08:34 此行间·大湾区共此时! 2025-11-11 13:08:33 (第八届进博会)助力“品质生活” 全球精品品牌共享中国机遇 2025-11-11 13: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