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广 网站建设 SEO优化 GEO排名

我们专注网站搭建程序开发,网络营销推广,搜索引擎GEO排名SEO优化

免费咨询:15196713510

全国城市

2025年9月2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发布日期:2025-10-31 文章浏览: 加入收藏


9月29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震荡偏弱


  2025年9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价格震荡偏弱,全国均价为12.56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下跌0.49%。当前市场处于"供需双弱" 阶段,行业亏损情况仍在持续。短期内,预计猪价可能会继续维持震荡态势。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9月28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9月29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震荡偏弱


  2025年9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2.17元/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77%。当前市场处于"供需双弱" 阶段,行业亏损情况仍在持续。短期内,预计猪价可能会继续维持震荡态势。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9月28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9月29日中国土杂猪价格震荡偏弱


  2025年9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1.80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50%。当前市场处于"供需双弱" 阶段,行业亏损情况仍在持续。短期内,预计猪价可能会继续维持震荡态势。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5年9月28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025年9月29日中国商品大猪市场行情综述


  2025年9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较昨日价格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2.45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55%。当前市场处于"供需双弱" 阶段,行业亏损情况仍在持续。短期内,预计猪价可能会继续维持震荡态势。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如下: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12.56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49%;2)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2.17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77%;3)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1.80元每公斤,较昨天价格下跌0.50%。

图表:2025年9月28日中国出栏商品大猪综合日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2025年9月29日中国仔猪价格统计


图表:2025年9月28日中国仔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一夜降温,猪价下跌"跌不停"!


  时光荏苒,9月渐入下旬,近期,国内生猪市场,猪价走势以"震荡偏弱"为主。虽然,中秋、国庆双节在即,下游需求跟进存在支撑,尤其是,市场存在备货需求,屠宰场对于猪源需求存在利好,但是,碍于多元主体出栏积极,供应压力集中释放,猪价缺乏有效反弹的支撑,短期内,生猪市场维持震荡偏弱的基本面!

  在供应方面,按照机构调研,9月份,规模以上样本猪企出栏计划1331.95万头,日均出栏44.4万头,环比增幅在4.78%,供应基本面宽松!且,本月,受生猪跨区转运规定影响,区域生猪调运难度增加,南方多地受环保影响,产区生猪出栏存在难度,而北方地区受中大猪外销受阻,本地需求承接不足,标肥猪价缺乏价差,中大猪育肥性价比下降,市场压栏信心不足,认卖积极性较高!从数据了解,进入下旬后,由于月内需求承接不足,养殖端出栏节奏有所加快,适重猪源供应宽松,这也抑制了月末猪价上涨的表现!

  在需求跟进方面,目前,二次育肥极为谨慎,主流二育以"出多入少"为主,零星地区二育有逢低抄底的现象,但是,难以形成规模,对于市场标猪承接不足!但是,在出栏方面,主流二育看空后市情绪偏强,双节前中大猪认卖意愿较高,这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压力!

  在猪肉购销方面,随着双节日期临近,低价以及节日气氛烘托,市场白条出货节奏略有改善,这也提振了屠企开工表现,样本屠企开工率提升至34%以上,屠宰场订单量增加,猪源需求逐步改善,但是,由于主流屠企冷冻猪肉库存水平较高,屠企仍以鲜销为主,主动分割入库缺乏积极性!尤其是,双节进入倒计时,屠宰场节前备货即将结束,需求支撑或将转弱,对于市场情绪有一定影响!

  理性来看,9月末,国内猪价或将呈现"供需双旺"的局面,但是,基于市场"不缺猪",标猪供应存在过剩的压力,月末,猪价上涨难以兑现,短期内,猪价或将以底部拉锯为主!

  从最新数据显示,受屠宰场调价,预计,9月29日,外三元瘦肉型标猪价格出栏均价在12.41元/公斤,后市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以及屠宰场开工率的变化!


双节将至,猪价上涨"梦碎"?


  9月渐入尾声,双节在即,在国内生猪市场,近期,国内猪价延续趋势下降的走势,虽然,近期受节日因素影响,屠宰场订单量增加,国内部分地区,猪价止跌上涨,但是,碍于供应压力尚存,多元主体出栏情绪依然较高,供强需弱下,猪价跌势不止!从数据分析,目前,外三元标猪报价触底12.46元/公斤,相比月初下降1.63元/公斤,猪价大降11.6%,市场触底2025年新低。目前,生猪购销呈现"双增"的局面,市场看涨以及看跌情绪并存,短暂猪价或将延续区间震荡的走势!

  利好因素:一方面,北方地区天气转凉,持续阴雨下,内销市场需求缓慢回升,尤其是,居民饮食结构逐步从清淡转为滋补,市场"贴秋膘"的现象增多,且,猪肉价格偏低,消费性价比提升,需求缓慢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庆以及中秋假期临近,餐饮以及堂食需求或将提升,居民外出旅游增多,消费集中度提振,市场备货支撑转强,下游白条购销积极性回升,主流屠宰场订单增加,开工率连创月内新高,样本屠企开工率提升至34.5%左右,需求对于猪源支撑转强!

  利空因素:一方面,目前,国内标肥猪价缺乏价差,数据显示标肥价差在-0.39元/公斤,中大猪上涨乏力,市场对于国庆节后看涨信心不足,养殖端压栏增重信心偏弱,散户以及集团猪企认卖情绪较高!尤其是,本月需求承接偏差,养殖主体月度出栏计划完成欠佳,部分猪企仍有出栏冲量的操作,社会面猪场恐慌心态偏浓,落袋而安现象普遍,国内标猪以及中大猪供应充足,产能维持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生猪价格偏低运行,屠宰场节前备货情绪谨慎,尤其是,下游贸易商谨慎囤货,避险心态偏强!且,生猪跨区运输不畅,多地环保压力增多,市场产能去化的大背景下,猪价前景悲观,主流二次育肥入场缺乏信心,二育节前认卖情绪偏强,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压力!

  由此分析,在多空博弈下,目前,猪价以震荡偏弱为主,不过,随着月末在即,消费需求略有回升,部分养殖端低价认卖情绪有所减弱,预计,猪价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短暂市场存在偏强的机会!


仔猪价格暴跌35%!从430元跌到280元,养殖户每卖一头亏一头,四季度能否逆袭?


  一、仔猪价格"断崖式"下跌,行业陷入深度亏损   (一)价格腰斩式下挫,击穿中小场成本线   2025年第三季度,仔猪市场遭遇重大挫折。7月初,全国7公斤仔猪均价处于431元/头的高位,然而,仅过了两个多月,至9月中旬,价格便急剧下跌至279元/头,跌幅高达35%。与2024年同期相比,价格下跌近30%。在部分产区,仔猪成交价低至240-260元/头,直接跌破中小养殖场300元/头的成本线。这意味着养殖户每出售一头仔猪,便会面临几十元的亏损,行业陷入"卖一头亏一头"的艰难处境。河北一位猪场负责人表示:"补栏情绪近乎停滞,连规模场都在缩减外购量。"曾经活跃的仔猪交易市场如今冷冷清清,养殖户面对圈中的仔猪,满是焦虑与无奈。   (二)周期前移+跌幅加深,市场预期极度悲观   相较于2024年,2025年仔猪价格下跌态势更为严峻。下跌拐点提前了整整两个月,表明市场下行压力更早显现。且2025年仔猪价格峰值远低于2024年,2025年4月高点为550元/头,而2024年6月高点达到690元/头,峰值低了19.9%。更为关键的是,2025年仔猪价格反弹动能极弱,9月均价同比下降6.41%,创下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这些数据清晰反映出市场对后期生猪产能过剩的担忧,养殖户对未来市场行情信心不足,预期极度悲观。他们在补栏决策上极为谨慎,生怕因决策失误而陷入更深的亏损。   二、供应过剩:母猪高存栏与效率提升的"双重暴击"   (一)能繁母猪连续12个月扩张,仔猪供应"堰塞湖"形成   2024年,猪周期迎来"回暖年",猪价触底反弹,养殖行业盈利空间显著改善。在丰厚利润的吸引下,养殖户纷纷加大对能繁母猪的投入,开启大规模产能扩张。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年初1月的784万头稳步攀升至年末12月的899万头,全年增幅高达14.5%。这一增长速度体现了养殖户对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他们积极增加母猪存栏量,期望在未来市场中获取更大收益。   进入2025年,这一扩张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上半年仍在延续。尽管4月出现0.02%的微小降幅,但5-6月迅速再度回升,母猪存栏持续维持在高位水平。长时间的高位存栏,使得仔猪供应不断增加,至三季度断奶仔猪供应量同比大幅增加12.3%。市场上仔猪数量急剧增多,供过于求局面愈发显著,仔猪价格因此被压低,开启下跌通道。   以牧原股份为例,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其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24年实现稳步增长,从年初的300万头左右增长至年末的350万头左右。牧原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扩张产能的同时,保证了母猪的生产效率和仔猪质量。同样,温氏股份也在2024年积极扩充能繁母猪存栏,从年初的150万头左右增长至年末的180万头左右。这些龙头企业的大规模扩张,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仔猪,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   (二)二元母猪泛滥,低效产能集中释放   2018-2019年,非洲猪瘟的爆发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沉重打击,大量生猪和母猪被扑杀,能繁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在生猪供应严重短缺、猪价飙升的情况下,为尽快补充产能,大量三元母猪被留作种用。三元母猪虽在短期内缓解了母猪存栏不足的问题,但因其遗传基因缺陷,普遍存在配种率低、产仔率低及成活率低等弊端,使得2024年仔猪的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规模化猪场逐渐意识到三元母猪的问题,并加大对优质二元母猪的培育和引进。到2025年,规模化猪场优质二元母猪占比已提升至80%。二元母猪具有繁殖性能好、产仔数多、仔猪整齐度高等优势,其大量投入生产,使仔猪供应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加,在质量和成活率上也显著提高。原本因疫病减少的供应缺口被迅速填补,市场彻底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市场上仔猪供应越来越多,而需求却未相应增长,导致仔猪价格在供应过剩压力下持续下跌,养殖户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和亏损风险。   三、需求萎缩:育肥亏损与周期陷阱"双杀"补栏   (一)育肥环节深度亏损,养殖户止损观望   仔猪价格暴跌的背后,需求端的疲软不容忽视,其中育肥环节的全面亏损,成为压垮养殖户补栏信心的关键因素。自7月下旬起,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仔猪育肥环节率先陷入亏损。截至9月15日,全国仔猪育肥平均盈利为-128.92元/头,9月份单月亏损56.78元/头,环比跌幅达到100.27%。   以4月份补栏的高价仔猪为例,当时仔猪价格处于年内高点,一头仔猪价格高达550元。经过5个月饲养,这批仔猪在9月长成肥猪出栏,然而此时生猪市场均价仅为14.7元/公斤,而综合成本却高达16.2元/公斤,每公斤成本比售价高出1.5元。按照一头200公斤的肥猪计算,出栏时将面临300元的亏损。这对养殖户而言是沉重打击,盈利变得遥不可及,减少亏损都成奢望。   对于以放养模式为主的大型养殖企业,情况更为严峻。由于需支付代养费用,其综合养殖成本更高。据了解,一些放养公司的补栏量同比减少了35%。在成本与收益严重倒挂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谨慎补栏,不敢轻易扩大养殖规模。中小散户更是不堪重负,在亏损压力下基本停止了外购仔猪。他们面对空荡荡的猪舍,满是无奈与迷茫,只能选择观望,等待市场转机。   在湖南,一位养殖户表示:"现在补栏就是给饲料厂和屠宰场打工,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亏得更多,还不如空栏观望,等行情好了再说。"这种心态在养殖户中普遍存在,他们在亏损阴影下变得小心翼翼,对市场充满恐惧和担忧。   (二)春节周期"时间陷阱",风险规避情绪蔓延   除育肥亏损外,春节前特殊的育肥周期也对仔猪市场需求产生严重抑制作用,成为养殖户心中的"时间陷阱"。按照正常育肥周期计算,9-10月份补栏的7公斤仔猪,经过5个月育肥,出栏时间恰好为2026年2-3月,即春节后的1-2个月。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时期生猪价格通常处于年内低谷。以2024年为例,春节后的2-3月,生猪价格较节前下跌了18%,养殖户在这个时间段出栏,很难获得理想收益。   基于此历史经验,养殖户普遍对"春节后出栏"的周期持谨慎态度。他们深知在此时间段出栏不仅难以盈利,还可能面临更大亏损风险。据调查,今年9-10月,养殖户补栏仔猪的积极性较往年同期下降了40%。这种补栏意愿的大幅下降,直接导致仔猪市场需求锐减,形成"价格跌-补栏少-需求弱"的恶性循环。   养殖户出于风险规避考虑,纷纷减少补栏,以降低亏损风险。这种情绪在整个养殖行业广泛蔓延,使仔猪市场陷入更深困境。他们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选择保守策略,宁愿错过补栏机会,也不愿冒险陷入亏损深渊。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养殖户的未来充满未知和迷茫,他们期待市场尽快回暖,重见希望曙光。   四、四季度走势:先触底后反弹,底部或现200元/头   (一)10-11月中旬:供应惯性增长,价格继续探底   展望四季度,仔猪市场仍面临较大挑战,价格走势将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在10-11月中旬阶段,能繁母猪存栏高位滞后效应仍在持续发酵,成为影响仔猪市场的关键因素。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按照正常繁殖周期推算,10月断奶仔猪供应量预计将再增加8%-10%。这意味着市场上仔猪供应将进一步增多,供大于求矛盾将更加突出,仔猪价格将承受更大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冻品库存高企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冻品库存高达98万吨,庞大的库存积压使得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大幅增加,对生猪价格形成强有力压制。在这种情况下,仔猪价格也难以幸免,大概率会随着生猪价格下跌而继续下探。据业内专家预测,仔猪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至200元/头左右,这一价格已逼近规模场的成本线(180-200元/头)。对于中小养殖场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其亏损幅度将进一步扩大,每头仔猪亏损可能达到50-80元。在如此巨大亏损压力下,中小场可能会被迫采取更加激进措施,如淘汰母猪,以减少产能,降低亏损。这种大规模的母猪淘汰潮一旦出现,将对未来仔猪市场供应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导致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短缺,为后续价格反弹埋下伏笔。   (二)11月下旬-12月:超跌反弹,幅度有限   进入11月下旬至12月,随着春节前出栏窗口逐渐开启,仔猪市场有望迎来转机,出现超跌反弹行情。一些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敢于冒险的养殖户,看到春节前市场对猪肉需求增加的机会,开始逢低抄底补栏。他们期望通过补栏仔猪,在春节前将其育肥出栏,获取较好收益。这些养殖户的补栏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对仔猪的需求,为仔猪价格反弹提供动力。   此外,冬季的到来也为仔猪市场带来变化。冬季气温较低,仔猪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这使得仔猪成活率下降,预计减少5%-8%。仔猪供应量的减少,与市场需求的增加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推动仔猪价格上涨。在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仔猪价格有望反弹至230-260元/头。   然而,需要清醒认识到,这种反弹仅仅是"技术性修复",难以改变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格局。由于前期产能扩张过度,目前市场上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偏高,仔猪供应基数庞大。即使在需求增加、供应减少的情况下,市场上仔猪供应量仍然超过需求量。因此,仔猪价格在反弹过程中,将面临重重阻力,难以突破300元/头的关键压力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仔猪市场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价格也将在低位区间震荡调整,养殖户仍需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策略,以应对市场挑战。   五、给养殖户的三大生存建议   (一)精准判断产能拐点:紧盯能繁母猪存栏变化   在当前仔猪市场复杂形势下,精准判断产能拐点对养殖户至关重要,而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是判断产能拐点的关键指标。农业农村部明确规定,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为3950万头,这是维持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基准。当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于这一基准时,市场供应可能逐渐增加;反之,当存栏量低于这一基准时,供应则可能减少。   养殖户应密切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月度数据变化。若连续2个月能繁母猪存栏出现下降,这往往是重要信号,预示着3个月后仔猪供应可能收缩。这是因为从母猪受孕到仔猪出生,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一旦捕捉到这一信号,养殖户就可提前布局补栏,抢占市场先机。当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下降时,意味着未来市场上仔猪供应量会减少,而需求如果保持稳定或增长,仔猪价格就有可能上涨。此时提前补栏,等到仔猪育肥出栏时,就能在价格上涨的市场中获得更好收益。   以2023-2024年市场行情为例,2023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下降,从7月的4200万头降至10月的4100万头。敏锐的养殖户察觉到这一变化后,提前在11月进行补栏。到了2024年3月,仔猪价格果然出现上涨,这些养殖户成功抓住市场机会,获得可观利润。而那些未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的养殖户,错过了补栏最佳时机,在市场价格上涨时,只能望洋兴叹。   (二)控制补栏节奏:避开"黄金坑",抓超跌机会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控制补栏节奏是养殖户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关键策略。10月份,仔猪市场价格正处于深跌期,市场上仔猪供应过剩,价格持续走低。此时补栏,无疑是在高位接盘,后续面临的亏损风险极大。因此,建议养殖户在10月份保持观望态度,不要盲目补栏。   进入11月下旬,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仔猪价格跌至200-220元/头,这可能是难得的超跌补栏机会。在这个价格区间,仔猪价格已逼近甚至低于部分养殖场成本线,进一步下跌空间相对有限。而随着春节前出栏窗口开启,市场对仔猪的需求可能逐渐增加,从而推动价格反弹。   养殖户在补栏时,还需精准规划目标出栏时间,将目标出栏时间锁定在2026年1月春节前是较为明智的选择。春节前,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通常会大幅增加,无论是家庭消费还是餐饮行业,对猪肉的采购量都会显著上升。这将带动仔猪育肥后的生猪价格上涨,为养殖户带来更好收益。而如果错过这个时间段,在春节后出栏,由于市场需求减少,价格往往会下跌,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   以2024年市场情况为例,11月下旬,仔猪价格跌至210元/头,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抓住机会进行小批量补栏。他们精心饲养,将生猪在2025年1月春节前出栏,当时生猪价格达到了18元/公斤,每头猪的利润达到了300元左右。而那些在10月高价期补栏,且在春节后出栏的养殖户,每头猪则亏损了200元左右。这充分说明了控制补栏节奏、精准规划出栏时间的重要性。   (三)优化成本管控:从"拼规模"转向"拼效率"   在当前仔猪价格低迷、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养殖户必须深刻认识到,单纯依靠扩大养殖规模获取利润的时代已过去,现在需要从"拼规模"转向"拼效率",通过优化成本管控提升竞争力。   母猪的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养殖成本和收益。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低于20头的母猪,繁殖效率低下,不仅消耗大量饲料和养殖资源,还无法为养殖户带来足够收益。因此,及时淘汰这类低效母猪,是优化成本的关键一步。通过淘汰低效母猪,养殖户可优化母猪群体结构,提高整体繁殖效率。将节省下来的饲料和养殖资源集中投入到高效母猪身上,能够提高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从而降低单位仔猪的养殖成本。   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据重要比重,将饲料成本控制在300元/头以内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目标。养殖户可通过采用"期货+订单"模式锁定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价格,有效对冲饲料涨价风险。这种模式可让养殖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原料价格波动导致的成本增加,确保饲料成本稳定。发展"自繁自养"模式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自己繁育仔猪,养殖户可减少外购仔猪的依赖,避免在仔猪价格高位时购买仔猪带来的成本压力。而且,"自繁自养"模式便于养殖户对仔猪的生长环境和饲养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以牧原股份为例,该企业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将PSY提升至28头以上,同时采用先进的饲料配方和采购策略,将饲料成本控制在280元/头左右。在仔猪价格低迷的情况下,牧原股份凭借其高效的成本管控能力,依然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而一些小型养殖户,由于缺乏成本管控意识和技术,在市场波动中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这充分表明,优化成本管控是养殖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语:周期寒冬之下,谁能穿越"猪业冰原"?   2025年仔猪价格的大幅下跌,是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其本质是2024年产能盲目扩张所导致的"代价释放"。在2024年猪周期回暖的市场形势诱惑下,养殖户普遍加大产能投入,却未能充分预判市场供需关系的快速逆转,进而为2025年的价格暴跌埋下隐患。这一现象标志着行业从以往单纯的"规模竞赛",正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内在实力的"效率比拼",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当前的周期寒冬中,养殖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他们而言,相较于耐心,保持清醒的认知、做出理性决策更为关键。不应盲目进行压栏操作,避免因过度囤积导致后期市场供应进一步过剩,推动价格进一步下行;也不应恐慌抛售,防止在低价区间低价出售仔猪,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将成本控制在行业前30%,是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续的关键。通过优化养殖流程、提高饲料利用率、强化疫病防控等措施,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益,才有可能在周期底部持续经营直至下一轮回暖。   猪周期作为生猪养殖业的固有规律,不会因一时的市场波动而消失。在每一轮周期循环中,总会有部分养殖户因无法承受市场压力而被淘汰,也总会有部分养殖户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科学的养殖管理以及稳健的成本控制,成功穿越周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明确的是:在猪周期的浪潮中,生存下来的才是最终赢家。只有那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养殖户,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将继续谱写生猪养殖业的新篇章,引领行业迈向更加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
本文标签:
最新内容: 恪守本份,人贵自知,应该自己想法子打一个生肖,最新揭晓落实 2025-10-31 17:12:41 杯中之物打一个生肖,作答解析解释落实 2025-10-31 17:12:38 金风送爽打一正确生肖,精选解释落实 2025-10-31 17:12:35 嗟来之食,以至于斯,影衰人格太不齿打一个正确的生肖,词语诠释解释落实 2025-10-31 17:12:34 恪守本份,人贵自知,应该自己想法子代表生肖,答案解析落实 2025-10-31 17:12:32 杯中之物代表什么生肖,最新解析解释落实 2025-10-31 17:12:31 福如山岳打一个正确生肖,重点诠释解释落实 2025-10-31 17:12:29 金风送爽打一正确的生肖,经典解答落实 2025-10-31 17:12:28 杯中之物是什么生肖,精准解析解析落实 2025-10-31 17:12:26 福如山岳打一个生肖,最新解答揭晓落实 2025-10-31 17:12:23